close

九月初九重陽節,登高賞菊和祭祖敬老是我們歷來的傳統。然而,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生存壓力越來越大,重陽節我們又能為父母做點什么? 養兒方知父母恩,只有當我們自己有朝一日為人父母、滋養生命,才能深切領悟所有生命的來之不易,也必將為自己曾被撫育滋養而感恩不盡。從生物學上來說,母親愛孩子,是天性,是物種繁衍的需求。而孩子愛母親,則是本能的,是人與人之間的相偎相存。與父母鏈接,是所有的孩子的內心渴望。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,一半來自母親,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,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。 然而,我也明白,孩子是從生命的泉源里分出來的一點新的力量,所以可敬,可怖。“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”龍應臺在《目送》又這樣寫,她主張在孩子日漸獨立成長過程中,父母要學會放手和退出。 我以此時時提醒自己,然而,我也很明白,這是一種與中國幾千年來宗法制大家庭觀念不符合的西方思維、現代思維。現代文明強調人的權利與義務,要求個人必須在契約的框架里享受權利并承擔義務。它把父母養育子女當作一種義務;當父母年邁時,子女孝敬父母,同樣也是一種義務。除了“家庭契約”之外,當然還有個人與他人、個人與群眾間的各種契約。 但無論如何,父母之愛是人間最圣潔的愛,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,是古今普遍的情懷。從通常的情感深度上講,父母對子女之慈要超過子女對父母之孝。而當下的中國父母,生命將息、已近晚年,如果不是為了親情背井離鄉,隨子女遷徙四方的話,那么他們的境況多半如此:深秋,山寒水瘦,黃昏,蕭索村頭,父母,攙扶著拄杖守候,身邊,只有轉來轉去的狗;年復一年,空曠的飯桌,短信的問候;只有在天氣預報時,那個城市一閃而過。年底就能回來,總是這么說,在外努力工作,風雨里拼搏,在父母日益昏暗的暮色天空里,我們只是掠過的候鳥,只留下過短暫的停留。 古語說,父母在,不遠游,如此流動變化的時代,一旦機遇在前,我們中誰又可以做得到?我只希望,離開父母要趁早,然后,在他們老得走不動的時候,來得及趕回去。父母的衰老和孤獨,讓遠行的腳步無法義無反顧。于是,“返鄉——離鄉”模式構成了中國式大遷徙,其背后蘊含著“中國式孝心”的拼搏與無奈。 愛可以是悄無聲息的,像一顆深埋在土里的種子,但終將在某一時刻破土而出,而不是永遠的湮滅。愛不是一場濃烈的盛宴,只是內心全部溫存的細膩表達。關于愛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。你我都是如此。時間在走,父母在老。重陽節之際,愿三千里河山之外的爹媽一切安好!謝謝你們賦予我生命,教我走第一步路,教我說第一句話,教我寫第一個字,謝謝你們對我的生命負責。世上沒有永遠,但有一生,愛你們一生!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67f43u 的頭像
    e67f43u

    涂偉淳的特別推薦

    e67f43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